春夏之交,猫狗进入躁动期,平时温顺的小动物变得容易“上火”,咬伤人、抓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打狂犬疫苗的市民明显增多。本报提醒,市民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饲养宠物都要小心提防,避免宠物伤人。
案例:小狗躁动,咬伤宝宝
近日,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一名被宠物狗咬伤,继而摔伤骨折的宝宝。宝宝的妈妈向医生讲述了孩子受伤经过。他们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狗,平时一直很听话,脾气也好,怎么逗都不咬人,当天早上,宝宝去逗小狗,一向温顺的小狗突然咬着了孩子胳膊,孩子受到惊吓,躲闪时摔到地上,手臂上有一处5厘米左右的不规则开放伤口。家长就近将孩子送到市骨科医院,经过x光片检查显示,患儿右前臂开放伤,右肱骨下段骨折。医生马上给予对症处理,清洗包扎伤口,并对患肢进行石膏外固定。
现象:宠物伤人,市民挺烦
天气变暖后,一早一晚到公园、白河边散步健身的人多了起来,但是宠物频频伤人,令市民不堪其扰。
昨天上午,记者在白河湿地公园看到,三五只宠物狗正在路上狂追、相互撕咬,吓得路人纷纷闪躲,不少市民直呼吓人。“气温升高后,在河边散步,时不时都会蹿出两条狗,特别是带着小孩儿时,吓得孩子哇哇叫,真担心它们乱咬人。”正散步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养宠物狗的刘女士也表示,这几天自己养的小狗也是十分躁动,每次带出去都要和其它小狗打架。
提醒:接触宠物,务必谨慎
日前,记者从城区疾控部门了解到,随着天气转暖,狗猫进入发情期,是导致咬伤、抓伤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前去打狂犬疫苗的市民也有所增多。
疾控部门提醒市民,春季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饲养和逗玩时都要格外注意,不要接近或逗弄正在进食的狗、哺乳期的狗;切忌徒手分开正在相互嬉闹、撕咬的狗。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该按照“清洗—消毒—接种”3个步骤来处理。首先,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其次,进行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后,要及时到指定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