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榆林一位网友拍摄的一段视频引发热议,视频内容为:榆林市榆林大道中段,一辆贴有“公务用车”标志、车牌为陕K XF836的大众小轿车正在行驶中,一只宠物小狗头部探出车窗外“兜风”。经榆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初步调查,这辆小轿车为佳县当地的公务用车。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车为佳县信访局公务用车。昨日下午,记者从佳县纪委获悉,目前佳县纪委已就此展开调查。
我们只知道警察配警犬,还没听说政府其它部门配“工作犬”之类的事。如果这辆公车是佳县信访局的,难免让人猜想:难道信访局也配“信访狗”了,不会吧?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公车乱象,是令群众深恶痛绝的老问题,经过多轮“车改”,其管理和使用已经越来越规范。在细化的管理措施中,给公车贴标识,被普遍认同并借鉴。公车贴了标识,一目了然,确实方便群众参与监督。再像以往那样“顺路”去旅游景点、去高档酒店、接送孩子上下学之类,几乎不可能了。
但要看到的是,群众监督贴了标识的公车,事实上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公车上的人对公务心猿意马,不管群众那边如何急得上火,其也只顾在车上聊天、购物、炒股、玩游戏,这些“车内”、“脑内”跑偏,该如何监督?
新闻中的宠物狗,如果不是脚搭车窗,探头“兜风”,外人很难发现。其被网友拍了视频上网,引发关注,这完全是一起偶然事件。宠物狗主人如果后悔,恐怕只会后悔,不该让狗狗窗外“兜风”,而对于后来者的“教训”,就只是记住不能让“外人”看到狗。
如此“汲取教训”,是众多同类问题不断被“复制”的重要原因。如果车改之后,只顾管住公车,不去不该去的地方,而管不住人的行为,车改成效,或许也有被消蚀。公众的担心,恐怕也正在于此。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车是佳县信访局公务用车。“据说”不足为凭,真相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公务用车的性质,已被初查证实。具体是哪个部门的,其性质都一样。
公务用车,是流动的办公室,公职人员,工作时间带只需要吃喝拉撒的活物随车同行,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而其对道路交通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政府形象的损害,都不能小觑。对其,当然应当严肃处理。
公务用车上这只“兜风”的宠物狗,是公车乱象的又一个样本。它是指向公车改革的又一次提醒:贴在公务车的标识,包治不了公车百病。只有教育管理好坐公车的人,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工作才能进入该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