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宠物墓园,一些主人在宠物死后,选择墓园将宠物安葬,而一些主人出于对宠物的感情,甚至有对宠物进行超度仪式的需求。因此,一些墓园和寺院都会提供这样的服务。
出于众生平等的生命观,佛教对动物的祭祀活动由来已久。敦煌经卷中发现的愿文证实,从8世纪后半叶起,为动物超度的经文已经形成了范本,为动物超度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今天,宠物超度仍然存在,并不断发展。与之不符的是对动物超度现象的研究的缺失,佛教动物超度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佛教的生命观认为,众生平等,只因业缘不同而存在6种不同生命形态,即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间、天上六道。动物与人同列六道,同属有情,同具佛性,六道之间可以轮回转换。与此相关联的佛教因果观就是,因果报应不爽。杀害任何生命,转世后也会成为同样的生命,遭受同样的恶难。恶缘过多的人,来世会被下三道吸引,坠入地狱、饿鬼、畜牲道。所以,动物的前世或来生都可能是人。为动物超度既是寄希望于它能进入上三道,免于恶道之苦,实质上也是人的自我怜悯。因而也有说法认为,为动物超度并不是出于对动物的利益、价值与感受的考虑,而是生者为了缓解对死亡动物的愧疚和补偿心理,以获得善的果报为目的的行为。
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我国已有动物丧葬的记录。这时的动物祭祀出于儒家、道家的伦理价值,是对动物生命和自然界的尊重。历史上能得到记载的,多是有恩于人或天赋异禀的动物。
从《敦煌愿文集》中可以看出,动物祭祀已受到佛教影响,宗教色彩加强,动物与人平等的观点得到体现。将《马》《牛》《犬》3篇悼文与人的悼文对比可知,它们的结构和形式相近,部分礼仪也是相似的。
从敦煌写经的题记中,还能得到另一种纪念已逝动物的方式。例如敦煌写本S5544提到,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目的是“奉为老耕牛神生净土,弥勒下生,同在初会,俱闻圣法”。这段题记属于主人通过抄写佛经的方式,为去世的老黄牛祈福,是主人自发应用佛教超度祈祷的仪式。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众生平等观念的深入,佛教影响的加强。
在今天,一些动物已不仅仅是作为耕作工具存在,还有了宠物的身份。随着文化生活的拓展,宠物越来越多地填补了人们精神上的空白。相伴而生的,专业的宠物丧葬服务正在悄然发展中,宠物超度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在规模较大的佛寺,动物超度是固有的项目。有的佛寺会为动物立与人无二的长生牌位供奉,在每天的佛事活动中诵《阿弥陀经》《楞严咒》等。这些牌位可以听经闻法,增加智慧与功德。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法会上,不但超度亡者,还同时超度动物。盂兰盆法会上会以卧具、饮食、药品等供养十方僧众,礼拜十方佛菩萨,以此功德超度亡灵,使其往生善处。法会期间的主要仪轨是拜《梁皇宝忏》。还有一些超度的仪式如“往生普佛”、“三时系念”、“拜《地藏忏》”等,但这些佛事仪轨并不是寺院主动所为,只有应斋主要求才会进行。主动的超度仪轨为一年一次的“盂兰盆节法会”。
也有的寺庙会专门为动物举办集体超度法会。在这样的法会上,会有许多主人前来为已往生的宠物超度。法会上会为动物立牌位,僧众诵《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为动物祈福。
在现有的专业宠物殡仪服务中,有部分公司会选择与寺庙合作。与殡仪馆的殡葬服务一样,装着宠物遗体的棺材会被抬上灵车,在举办追悼仪式的场所进行火化。随后,家属再带着宠物的骨灰和遗像前往寺庙,由僧人们为宠物超度。
今天,佛教超度动物的方式有了改变,引发的争议也不少。但是,延续其中的众生平等观念是不变的。由于相关历史材料的缺失,我们所能找到的对动物祭祀、超度的记录多出自志怪传记,当代对佛教超度动物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国内宠物殡葬立法也是空白。现行的《动物防疫法》仅规定动物尸体不能随意处置,并没有具体规定应当怎么处置,《殡葬管理条例》也是主要针对人体。随着宠物殡葬业的兴起,佛教的动物超度仪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引导宠物主人如何处置死去的宠物,当主人有需求对宠物进行超度时,如何提供有礼有节的超度仪式,都是相关部门需要研究和不断改进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