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试图欺骗宠物狗的人一个建议:它可不是那么容易受骗上当。研究人员让两只狗一起玩游戏,但只有一只能获得奖励,另一只狗很快就自动退出游戏。调查结果表明,狗能感觉到不公平,这是首次在非灵长类动物身上发现这一结果。
同工同酬有充分理由扎根于人类心灵深处(尽管它并不总在工作场所发挥作用)。弗兰斯·德瓦尔,亚特兰大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社会行为研究专家,认为信仰有助于维持社会群体的和谐,而这是早期人类生存的关键。灵长类动物也从合作中受益,德瓦尔也确实证实它们表示出某种公平感的前兆。例如,如果一只卷尾猴(主要生活在南美)得到了更美味的食品的奖励,其同伴将拒绝继续与试验者进行试验。不过至今还无人研究非灵长类动物对不公平待遇的反应。
经过和德瓦尔的讨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沃尔夫科学中心的动物认知专家弗里德里克·润基及其同事转而研究家狗,它们被普遍认为合作性强。研究人员选取29只不同血统的狗,每只都经过训练,当听到“伸前爪”命令时就会将前爪伸出放到命令者的手上。所有的狗被两两分组,其中有一只被故意随机挑选出来以遭受不公平待遇。
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网上的报告中声称,当只有一只狗受到奖励时,另一只狗的表现显著下降:30次命令中,它只服从了20次。一开始,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狗在伸出前爪时需要更多的命令提示,并表现出更多的压力迹象,例如看远方或抓自己。润基认为:“你可以感觉到它们的不高兴。”后它们干脆拒绝伸出前爪了。(血统对结果不造成任何影响。)
遭遇不公平对待的狗拒绝伸出前爪的次数几乎是未被分组且没有任何奖励狗的两倍多。因此,研究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因为食物被剥夺,而是不公平感造成了狗的沮丧。
德州基督大学比较心理学家毛日西奥·帕皮尼,哺乳动物习得动机专家,认为此调查结果支持了狗能发现并应对激励机制的不公平这一观点。帕皮尼、润基和德瓦尔都一致认为,狗与自然合作的天性使这一结论有其道理。德瓦尔说:“如果猴子能(感到不公平)”,那么其他大脑差不多体积的动物也应该能。
但是,要说狗可以平衡它们的食物碗上的司法尺度,那还言之尚早。帕皮尼认为,“公平”这个词载有道德内涵,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更严格的管制以表明狗拥有复杂的社会正义感,而人类的社会正义感与公平紧密相连。下一步将要研究其他动物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可不要指望对猫的研究能在短时间内有结果:让出了名的喜欢搞“对抗”的猫服从命令恐怕就已经是个棘手的研究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