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须得留点儿神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门诊主任张志宇介绍,当被狗、猫抓伤或者咬伤之后,伤者要马上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是挤伤口;其次,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杀菌;然后用碘酒或者酒精擦拭消毒。并且在24小时之内要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主人一旦发现狗出现怕水、见什么咬什么、跑路成直线、目露凶光等症状的话,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些都是狂犬病的症状。”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骨外科主任吴志伟表示,动物咬人伤口大多是“眼儿”状,虽然表面可以进行杀菌处理,但是毒素却可以流入体内,所以不建议包扎、缝合伤口,以免把毒素“藏”在体内。
“狂犬疫苗必须要按照疗程注射,并且在注射时要避免食用辛辣食品,不能喝酒或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张志宇表示,狂犬病潜伏期短则数天,长至20余年,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所以一旦被宠物咬伤、抓伤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
1.注意防范,要与它们产生“距离美”
“我家泡芙(猫名)正在发情期,脾气可不稳定了,我都不敢接近它,就怕被挠了。”市民刘女士说。
春季是动物们发情的季节,这个阶段动物极易烦躁不安,很容易“动怒”咬人,所以春季提防动物咬伤很重要。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门诊主任张志宇介绍,人们要增加防范意识,遇到宠物时不能随意触碰,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
处于发情期的动物
没有主人的动物
侵犯动物的领地
骚扰正在进食的动物
欺负或者捉弄动物
2.注射误区,打疫苗时你可得“长点心”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猫狗抓伤、咬伤并不在意,认为动物没有“疯狂”的表现不用担心,或者认为是自家养的不会有病毒……恰恰相反,这些正是人们认识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被注射过疫苗的动物咬伤后,不用扎疫苗
张志宇解释,兽用狂犬疫苗只能保证宠物不发病,并不能确保宠物身上不携带病毒,所以如果被咬,您还是要扎疫苗的。
■误区二:自家宠物很健康,咬伤了也不用扎疫苗
吴志伟解释,很多人会认为被自家的宠物咬伤、抓伤后没关系,其实不然,动物的爪子和口腔会接触不同的东西,不一定会携带哪些病菌。并且健康的动物也有可能携带病毒。所以防患于未然,即便被自家的宠物咬伤、抓伤也需注射疫苗。
■误区三:抓、咬后只要不流血就不能感染,不用扎疫苗
张志宇表示,没有流血不代表病毒没有进入体内,只要是皮肤被抓破了或者咬破了皮,都会接触到病毒,有的甚至会形成“眼儿”状的伤口。虽不流血,但病毒也会进入体内,也要扎疫苗。
■误区四:兔、猴等其他动物咬伤不要紧,不能传播狂犬病
张志宇解释,狂犬病的传染源除了狗、猫之外,猪、兔、宠物鼠等也会传播狂犬病,一旦被抓伤、咬伤,您也要注射疫苗。
派多格宠物美容师培训学校推荐您阅读:宠物行业乱象:狗狗没病看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