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又叫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于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各种年龄的犬,以2~6月龄的幼犬易感性强,发病率也高,病程短的为4~5 d,长的为7 d以上,临床治愈率较低,该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犬都可感染。主要临床症状在幼龄犬上表现为心肌炎型,而在成年犬上表现为肠炎型,部分犬表现为混合型。
一、流行病学
本病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犬细小病毒。在无锡地区常呈现季节性发病,夏秋季节发病率高,本病可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经消化道传染,病犬接触健康犬或者健康犬在草丛中接触到病犬的粪便和尿液的时候均会感染本病毒。其中病犬的粪便中含毒量高。无症状的带毒犬和康复犬可长期带毒。
二、临床症状
1、肠炎型
多见于2~6月龄幼犬和成年犬,潜伏期1-2周, 往往以先呕吐后腹泻,腹泻物为稀水样, 颜色先为黄色或灰黄色,含有大量黏液,有的带有伪膜,随后粪便呈番茄汁样,有特殊的腥臭味,病犬精神沉郁,不吃食,体温升到40℃以上。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后期病犬体温下降到常温以下, 呼吸困难,急性衰竭而死,病程短的5 d左右,长的1周左右。成年犬临诊时一般无体温升高, 主要是腹泻和呕吐导致病犬体能严重消耗以及严重脱水, 有极少数病犬出现肠套叠(预后不良)等继发症状。
2、心肌炎型
本型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主要发生于CPV病暴发流行的初期及未注射疫苗的2月龄以内的幼犬。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呻吟,肌肉震颤,四肢末端和耳、鼻发凉,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干咳,体温升高,心率不齐,有杂音,多见于流行初期。常与肠炎型混合发生。多因心力衰竭而在治疗过程中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80%,病程一般不超过24 h。
三、具体病例
1、动物发病情况
2016年3月12日,我院收治1只比熊犬,1岁, 体重约3 kg, 主人诉说,该犬3日前开始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吐黄白色泡沫液体,食欲废绝,排稀便次数增多。该犬的临床症状为:精神较差,眼窝下陷,皮肤弹性降低,肛门松弛, 排便失禁, 且粪便呈番茄酱样,有恶臭。 直肠温度39.8℃。
2、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检查分析, 初步诊断上述病例疑似为犬细小病毒病, 采用韩国生产的犬细小病毒诊断试纸检测,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棉签收集病犬的排泄物浸入装有反应缓冲液的样品收集管,充分混匀。将试纸板平放于光线较好,干燥、洁净的桌面,用滴管向样品孔中缓慢并且精确地加入4滴混合液。5 min后,在检测区T和对照区C分别出现一条紫红色线,则表明该比熊犬已感染犬细小病毒。
3、治疗
采用了特异性疗法,并结合对症治疗、补充水份和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适当补充能量和营养剂等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特异疗法。皮下注射犬重组干扰素α突变体400万IU,同时肌肉注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5 mL,连用5 d,1次/d。
(2)对症治疗。采用头孢曲松钠0。4 g,混入100 mL5%的葡萄糖静脉注射,1次/d;ATP 5 mg,辅酶A 50 IU,肌苷20 IU,维生素C1 mL,VB61mL,50%葡萄糖10 mL,混入5%的葡萄糖100 mL静脉注射,1次/d;皮下注射酚璜乙胺2 mL,皮下注射胃复安1 mL,1次/d。
四、结果
治疗第一天,情况尚可,可视黏膜及皮肤黄染症状基本消失;第二天,腹泻停止、呕吐频率减少,体温38.9 ℃,鼻镜出汗,精神好转;第三天,腹泻、呕吐基本停止,体温正常,略有食欲,粪便呈黑色;第四天,该犬体温38.6 ℃,精神正常,食欲恢复,眼睛有神,粪便、尿液均正常。第五天,继续以同样的方法治疗后出院。
阅读此篇文章的人还阅读了:宠物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