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
由于现代宠物饲养的数量逐渐增多,传染病一旦发生或流行,会给宠物主人带来重大损失,特别是那些传播能力较强的传染病,发生后可在宠物群中迅速蔓延,有时甚至来不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已经造成了大面积扩散。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原则。同时还应加强兽医工作人员的医防疫模式,使我国的兽医防疫体系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
2、加强和完善兽医防疫法律法规建设
控制和消灭宠物传染病的工作关系到国家信誉和人民健康,兽医行政部门要以动物流行病学和动物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宠物生产的规律,制定和完善保健和疫病防制相关的法规条例以规范宠物传染病的防制。
3、加强宠物病在时间、地区及宠物群中的分布特征、危害程度和影响流行的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疫病防治计划或措施,必须在对该地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4、突出不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导环节
由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宠物群的同时存在及其相互联系,因此,任何传染病的控制或消灭都需要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技术和方法。但在实施和执行综合措施时,必须考虑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宠物群的具体情况,突出主要因素和主导措施,即使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情况下也可能有不同的主导措施,在具体条件下究竟应采取哪些主导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