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点
狗腺病毒Ⅱ型感染潜伏期为5~6天,常与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一同感染。然而,其他环境因素如寒流、湿度过高及天气变化等,都是本病引发因素。此外,剧烈的运动或兴奋也会使病情恶化。
(2)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狗的腺病毒Ⅱ型感染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9.5℃左右)。鼻部流浆液性鼻漏,可随呼吸向外喷水样鼻液。6~7天后出现阵发性干咳,以后为湿性咳嗽,呼吸急促,气管听诊有a音,口腔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咽部红肿。病情继续发展可导致坏死性肺炎。病狗表现精神沉郁、不吃东西、呕吐,该病往往易和犬瘟热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并发。混合感染的狗在治疗上困难很大,死亡率很高。病情一般持续10~20天。
(3)防治措施
1)接种疫苗 可用狗腺病毒Ⅱ型疫苗接种,以2~4周间隔连续接种2次,以后每年接种1次。
2)药物防治 作用于中枢的镇吹药对本病有效,如硫酸可待因,1~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4~8小时1次。重酒石酸二氢可待因酮、右旋甲氧甲基吗喃、硫酸吗啡也有效。当干咳变为排痰的咳嗽时,要用祛痰剂,但必须停用镇咳药,否则下呼吸道会积聚渗出液。蒸气疗法可使症状改善。
临床上,认为病狗存在有支气管败血性博代氏杆菌感染时,常用氦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连续用14天。有轻咳而无全身征候的病狗,应进行良好的护理。如保暖、通风,避免牵病狗散步、运动等。以免引起阵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