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在美国纽约定居的内弟邀请,前些时候赴他家作了一段日子的客。居住了近一个月,我发现内弟家豢养的一条名叫“沙利”的狼狗每天只叫4次,每次叫的时间约在2分钟左右,叫出来的声音很沉闷甚至带些嘶哑,这与它的身价好像很不吻合。疑惑的我特地请内弟说个所以然。
内弟的话匣子拉开了:在纽约市,如果市民想豢养一条什么类型的宠物狗,先要到所在社区警察署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和备案后,才能外出购买。购买后即时要到宠物医院打上一针,以预防病毒感染。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狗进行强化性训教,按时定点大小便这些项目比较容易,花费精力大的则是如何驯教它们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吠叫,所吠叫的声音分贝频率必须达到犬类管理委员会的标准。
就拿豢养“沙利”来说吧,购买回家后的第一天外出溜达时,由于它随意乱叫,被邻居告上法庭,内弟交了100美元的罚金。为尽快驯教好“沙利”按时吠叫,内弟不得不采取硬办法,把“沙利”关闭在家里,用铁网罩把它的嘴巴套起来,到进餐时才会松解一会,进完餐后又给套上。与此同时,每隔4个小时,内弟自己学着狼狗叫,每叫一声时还要看着一旁的声纳仪分贝是多少,决不能超过40分贝。如此这般,内弟模仿“沙利”连连吠叫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初见了些成效,“沙利”终于领悟了主人的良苦之意,就在第7天,“沙利”的吠叫声不再像以前那样“居高不下”,而是变得沉闷嘶哑,更重要的是吠叫不再随心所欲,要在主人的示意下才会低声吠叫。如果一时犯糊涂随意乱吠,就会被内弟小小惩罚一下。就在这反反复复的“高压”措施调教下,“沙利”终于渐渐地循规蹈矩,每天在8时、12时、16时、20时的4个时间段里,被牵到小区的草坪上溜达时,才会压低嗓门吠叫那么3分钟左右。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则闷声不吭,如同哑巴。即使遇到陌生人来府上造访,嘴巴张开着作吠叫状,却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两个月后,内弟认为“沙利”确实能在所规定的时间段里吠叫,并且连大小便也形成了定时定点的习惯,于是就请来一位犬类管理员和一位警察进行综合考核测评。这位犬类管理员在他家观察了整整的一天后,终于打了个响指“OK”了。功夫不负养狗人,内弟拿着这份考核测评合格证到所在警察署登记备案,终于获得了一张豢养“沙利”的准许证,当然,这张准许证的代价也不菲:2000美元。
据说,如今纽约市越来越多的狗子狗孙吠叫声日趋低弱,频率也变得短促,有人分析是其“声带渐息”的基因所致。这究竟是一种进化还是一种退化?持两种不同观点的美国动物学家眼下正为此争执不休。然而有一点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如此苛刻的养狗要求,使得纽约豢养宠物狗的家庭正在急剧减少。